從象牙塔走到商業社會,再接觸社區。米高的世界一直在擴展...

Friday, November 24, 2006

油街商住項目活化海濱用地

Sing Tao Daily A06 港聞
2006-11-23

油街商住項目活化海濱用地

備受市場關注的北角油街地王修訂發展規劃,昨日提交共建維港委員會討論。新規劃加強人流與海濱聯繫,規劃署建議沿海設立一條「公眾園景行人通道」,經過油街項目,方便市民由炮台山地鐵站直達海濱。考慮到中環灣仔繞道日後或帶來更大空氣污染,規劃署稍後亦會進行樓宇通風研究。

共建維港委員會會轄下的海港計畫檢討小組委員會,昨天討論油街地王發展的修訂方案。規劃署建議,可建樓面上限為七十六點六萬方呎,當中住宅用地最多佔五十三萬方呎,非住宅用地最少為二十二點六萬方呎。

地皮內至少有三點七九萬方呎的公眾用地,不計算公眾用地的地積比率為八點六。

南起住宅北建商廈

地皮大致分為南及北兩部分,南面為住宅項目,北面為商業項目,顧及到維持山脊及景觀,地皮將採「梯級式」發展,北面的發展高度限制為一百米,南面的最高為一百二十米。
規劃署指出,修訂的規劃希望達到發展商業,活化海濱用地,同時令繁忙的交通幹道與海演之間提供環境理想的緩衝區。

北角區一直缺乏休憩用地,油街地皮的規劃將彌補區內公眾空間的不足,並且透過延長電氣道行人天橋及設立闊不少於十五米的地面「公眾園景行人通道」,方便市民從炮台山地鐵站及其他地點直達海濱地區。行人通道亦會與日後改建的考古資源中心接駁,休憩用地落成後再交由康文署管理。

規劃署評估空氣通風

由於政府建議興建中環及灣仔繞道,由中環海旁直接接駁東區走廊,並以油街地皮對出為接駁點,規劃署預計發展項目會受噪音及交通廢氣影響,建議住宅發展必須距離東區走廊最少五十米,建築物亦要避免採用大型平台式設計,以免阻礙空氣流通。
規劃署稍後會進行空氣通風評估,並會將結果加入最終修訂建議中。
整個規劃將再提交東區區議會作諮詢,規劃署稍後制訂最終方案後將交由城規會簽署,但預料仍不能在本年度賣地。

記者歐志軍蔡傳威

Labels:

Wednesday, November 22, 2006

共維會今審油街新規劃

Ming Pao Daily News B12 地產
2006-11-22

共維會今審油街新規劃

【明報專訊】北角油街地王的新規劃今日將提交政府委任的共建維港委員會(共維會)審理,規劃署建議於地王沿海一邊設立一條闊25米的公眾園景行人通道,以及沿油街一邊設立15米的通道,讓市民日後可以直接步行至長實(0001)的油街酒店項目及恒基(0012)京華街項目所預留的海濱長廊等公共設施,補救現時市民不能走近該處海旁的問題。
需建通道連油街與海旁

規劃署建議油街新方案重點如下:1)加入可建樓面上限為76.6萬方呎,當中住宅最多可佔53萬方呎,整體地積比率為8.6倍(不計公眾用地);2)近海一片地皮高度限制100米,近電氣道一片地皮高度限制120米;3)住宅發展必須距離東區走廊最少50米,即要靠近電氣道;4)地皮必須包括最少3.79萬方呎公眾用地,包括沿海及沿油街兩條園景行人通道,落成後再交由康文署管理。

共維會屬下海港計劃檢討小組委員會,今天將審理規劃署方案,若獲得通過,方案將再提交東區區議會,若再獲通過,提交城規會正式簽署後,地政總署便手草擬賣地章程,預料本年度不能趕及供發展商申請。

圖為規劃署今天提交共建維港委員會的油街地王落成構思圖,規劃大綱限制住宅發展需遠離東區走廊至少50米,所以近橋先建2幢商廈(紫色),後面2幢稍高是構思中的住宅。

Labels:

Saturday, November 4, 2006

康文署種3萬株樹綠化環境

Take me Home (Hong Kong Economic Times) - Hong Kong East 004 社區新聞
2006-11-03

康文署種3萬株樹綠化環境
  康文署指,在本年6至8月期間在東區種植了18株喬木、38,198株灌木,以及地被植物等綠化環境;又為了配合回歸紀念日,在部分人流暢旺的場地加種鮮艷時花,以加強節日氣氛。種植地點包括維多利亞園、魚涌公園、柴灣公園、愛勤道、翠灣街及盛泰路等。
  民政事務處指,在該兩月亦在區內更換了時花兩次,並添換了油街的植物,稍後將進行綠化工程的地點包括電氣道、北角新都城大廈橫巷、筲箕灣東大街及柴灣道等。

Labels: